国产精品久久久av久久久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http://www.nbnbnm.net 南京辰工有機硅材料有限公司[www.nbnbnm.net] Wed, 29 Jun 2022 10:09:5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3.19 硅烷偶聯劑在涂料中的應用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645 Wed, 29 Jun 2022 10:09:54 +0000 http://www.nbnbnm.net/?p=645  硅烷偶聯劑被人們所周知,它已經成為重要的常用涂料助劑之一。當然在其他領域它也被廣泛的運用。硅烷偶聯劑應用于涂料,可以提高涂料的產品質量,賦予涂料特殊功能,使用合理還可以降低產品成本。隨著涂料等復合材料的迅速發展,硅烷偶聯劑的品種、質量、產量也得到很大的發展。我國的硅烷偶聯劑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現已形成較大規模的產業,尤其是近5年來,硅烷偶聯劑產品的品種、產量、質量進展很大。
硅烷偶聯劑及其在涂料中的應用
????? 硅烷偶聯劑是一類具有特殊結構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硅烷偶聯劑雖然有不同類型的結構,但應用在涂料中附著力促進劑的最常見的分子結構為RSiX3,其中R為不能水解的反應性有機官能團,X為可水解基團。顧名思義,這類硅烷能通過化學反應或物理作用,在高分子聚合物與無機底材之間形成分子橋,把二者牢固地粘附在一起。
硅烷偶聯劑的作用機理
?? 1、增強附著力
?? 2、硅烷與無機底材界面
????? 當有機涂料中含有少量硅烷偶聯劑,在其涂布后,硅烷會遷移到涂料與底材的界面,與無機表面上的水分反應,水解生成硅醇基,進而與底材表面羥基形成氫鍵或縮合成-SiO-M(M為無機表面),同時硅烷各分子間的硅醇基又相互縮合、齊聚形成網狀結構的膜覆蓋在底材表面。
???? 即使在水浸條件下,硅烷偶聯劑改性的涂料在各種無機底材表面附著良好。
?? 3、硅烷與涂層界面
???? 在漆基與底材之間的交界層內,硅烷與漆基相互作用,形成硅烷與漆基相互滲透的網狀結構,增強了其內聚力和耐水侵蝕的穩定性,并使應力籍以由高模量的底材向低模量的漆基轉移,從而顯著提高對底材的附著力。
?? 4、對顏料和填料的表面改性
??? 硅烷偶聯劑處理顏料或填料,使其易被基料潤濕,顏料或填料在基料中分散穩定,防止沉淀和結塊。填料表面經硅烷偶聯劑改性后,使涂料的粘度大幅度降低,即使增大顏料或填料的添加量也不會影響涂料的流動性,起到增加涂料產量、降低生產成本的作用。

]]>
硅烷偶聯劑改性大粒徑花崗巖骨料混凝土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643 Wed, 29 Jun 2022 10:08:29 +0000 http://www.nbnbnm.net/?p=643  我國目前混凝土年產量達12~13億m3,約占世界總產量的40%,面臨資源、能源和環境污染的巨大壓力。若能用大粒徑粗骨料配制工程常用的C 30~C50中等強度混凝土(以減少水泥用量),且顯著提高其耐久性,將高效緩解壓力,關鍵技術是改善混凝土的水泥漿/粗骨料界面層的性能。水 泥漿體與粗骨料粘結強度主要由分子間引力(范德華力)產生[1]。既有改性方法,如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摻入減水劑或礦物摻合料等均可有效提高 骨料與水泥漿體間的分子間引力。但應指出使骨料與水泥漿體界面層產生更多的化學鍵是更佳的途徑,因為化學鍵強度遠高于分子間引力。我們 曾嘗試在花崗巖表面涂抹1%濃度的KH—570硅烷偶聯劑溶液,再補新砂漿,結果顯示拉拔強度可提高 123%[2]。據此,我們猜測在花崗巖/偶聯劑/水泥漿界面層中很可能形成化學鍵接,硅烷偶聯劑很可能大幅度改善量大面廣的中等強度(C30 C 50)大粒徑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故筆者嘗試用KH—570硅烷偶聯劑溶液浸泡大粒徑花崗巖骨料后,再配制混凝土,測試抗壓強度,并初步探討改性 機理。
1 試驗材料及方案
1.1 試驗材料采用525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細度模數為2.54;最大粒徑為40mm的花崗巖骨料,骨料級配如表1所示。KH—570硅烷偶聯劑配 制成1%和2%濃度溶液。
1.2 試驗方案混凝土的配比為水泥∶砂∶石∶水=1∶1.57∶3 .66∶0.49。根據對粗骨料處理方法的不同,將試件分為6組如表2所示,每組三個 試件,第一組(N)的粗骨料未經處理,第二(P15)、三(P30)、四(P60)組的粗骨料分別用1%濃度的KH 570硅烷偶聯劑溶液浸泡15min、30 min、60min,第五(P30A)組用2%濃度偶聯劑溶液浸泡骨料30min,第六(P30B)組用2%濃度溶液浸泡粒徑20~40mm的骨料30分鐘。 浸泡過后的骨料在自然條件下晾干24h,再按常規方法攪拌混凝土,并做成150mm×150mm×150mm的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28d,進行抗壓強 度實驗。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偶聯劑溶液濃度和浸泡時間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由表2可見,經1%、2%濃度硅烷偶聯劑溶液浸泡過的骨料拌成的混凝土試件(P15、P30、 P60、P30A、P30B)的抗壓強度均比對比試件(N)高,其中試件P15比N提高18%。在浸泡時間相同情況下,試件P30的抗壓強度分別比試件 P30A和P30B高5%和10%,可見,低濃度偶聯劑溶液效果更佳。對比P15、P30、P60三組試件,可知混凝土抗壓強度隨著骨料浸泡時間的增長 而降低。P60盡管采用了1%濃度溶液,但因浸泡時間長,其抗壓強度仍低于P30A。
2.2 骨料粒徑影響一般認為粒徑≤20mm的骨料對普通混凝土的強度影響很小[1],但對試件P30B,只浸泡了粒徑20~40mm的骨料,結果顯示 其抗壓強度比試件P30A低4.2%。這說明粒徑5~20mm的骨料經硅烷偶聯劑溶液處理過后,也對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有貢獻。
2.3 水泥漿 花崗巖骨料界面層的偶聯機理初探如圖1所示,根據偶聯劑化學[3,4]和混凝土材料學[1],筆者認為水泥漿體與花崗巖骨料之間很可 能以如下方式形成化學鍵。將硅烷偶聯劑溶液涂于花崗巖表面后,溶液中的單體和低聚物與花崗巖中的羥基形成氫鍵,其后在干燥條件(如涂溶液 后放置24h)下脫水,硅烷中的硅原子與花崗巖中的硅原子形成一個硅氧硅鍵(Si—O—Si),余下的兩個硅醇基可與另外的偶聯劑成鍵,或者 成游離形式。
如用花崗巖骨料與化學活性很強的水泥漿拌制成混凝土,由于水泥漿體富含羥基,可能與硅醇中游離的硅羥基形成氫鍵,并隨著水泥漿的不斷水化 、干燥,有一部分氫鍵脫水形成化學鍵,從而實現了水泥漿體與花崗巖這兩種無機材料界面層的化學鍵接(如圖2),即Si—O—Si—O—Si 。根據偶聯劑化學[3~5],溶液濃度太低或浸泡時間過短,則硅烷偶聯劑不能完全包裹骨料;濃度太高或浸泡時間過長,則硅烷偶聯劑溶液中的齊 聚物就會增多,將導致可與水泥漿形成Si—O—Si鍵的硅羥基數減少(參見圖1,2),甚至形成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層[5]。本研究中,溶液濃度為 2%和l%濃度浸泡時間60min均效果不佳,很可能是溶液濃度太高、浸泡時間過長所至。
3 結語用硅烷偶聯劑處理骨料后再拌混凝土,可以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在日后的工作中應該著重研究硅烷偶聯劑溶液的合 理濃度和浸泡骨料的合理時間,以更大幅度提高改性效果。

]]>
硅烷應用在水性涂料中應用前景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641 Wed, 29 Jun 2022 10:07:39 +0000 http://www.nbnbnm.net/?p=641   

在水性涂料中使用有機硅偶聯劑助劑,可以顯著的提高涂膜的流平性、爽滑性、光澤、防粘性、耐水性、耐化學品性、耐高溫性、抗沾污性和耐印刷性等。在水性木器涂料中有機硅的應用主要包括有機硅與樹脂的物理混合和化學改性。一種用于水性木器涂料助劑的改性有機硅聚合物,與水性木器涂料的相容性大大提高,能明顯改善涂膜的流平性、潤滑性、光澤、防粘連性和耐化學品性。利用有機功能性硅烷偶聯劑CG-171與乙烯基丙烯酸反應合成了穩定的有機硅丙烯酸酯乳液,該涂膜的耐甲乙酮擦洗性優異。采用水解速度較慢的受阻乙烯基硅烷與丙烯酸進行乳液聚合,提高了有機硅接枝到丙烯酸樹脂上的含量,改善了有機硅丙烯酸乳液的聚合穩定性和貯存穩定性,該乳液具有很好的耐酸堿、耐高低溫及耐電解質穩定性。


水性聚氨酯和丙烯酸乳液是應用最多的兩種
水性木器涂料是涂料工業的新興技術之一,盡管近年來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是在生產技術和市場化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努力。水性木器涂料的研究發展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高性能無缺陷水性木器涂料體系;依靠分子設計和聚合物分子裁剪技術,在水性聚合物鏈上引入特殊功能結構的組分,如含氟、含硅聚合物,賦予聚合物涂膜多功能性;進一步開拓水性木器涂料市場。隨著對水性樹脂結構、性能、成膜過程等的進一步研究,結合新的水性聚合物合成技術,水性木器涂料將會變得方便施工,涂膜性能易于設計和優化,以滿足各種不同的用途。


進入21世紀,隨著環保法規的進一步完善,以減輕地球負荷為目的,低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零VOC排放的新型涂料成為研發的熱點。水性木器涂料的研發更為引人注目。隨著人們環保、能源意識的增強,水性木器涂料得到迅猛的發展。水性木器涂料中甲醛的含量要求都比較低,為此,如何選用水性木器涂料用樹脂便成了關鍵,換句話說,水性木器涂料的配方和樹脂要以此為基點,同時達到優異的性能和環保的規范要求。目前市場上有百多種水性木器涂料用樹脂可供選用。


水性聚氨酯用于木器涂料時具有易于施工、流平性好,涂膜硬且韌、耐化學品性好等優點。水性聚氨酯涂料按成膜性能可分為水性聚氨酯分散體涂料和雙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

水性有機硅改性木器涂料
水性聚氨酯分散體涂料為單組分涂料,所用樹脂屬熱塑性樹脂,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較大,成膜過程中不發生交聯,具有施工方便的優點。它包括芳香族和脂肪族聚氨酯分散體,后者的耐黃變性優異,更適于戶外。它們的成膜性能都較好,涂膜光澤較高、耐磨性好、不容易產生氣泡和縮孔。但硬度一般,價格較貴,適合于做亮光面漆、地板漆等。與溶劑型聚氨酯涂料相比,聚氨酯水分散體涂膜的耐化學性和耐溶劑性較差,硬度較低、表面光澤度不高,而且其自增稠性差、固含量低、膜的耐水性差等,限制了其應用。交聯改性可以提高聚氨酯水分散體涂料的機械性能和耐化學品性能。首先,通過選用多官能度多元醇、多元胺擴鏈劑和多異氰酸酯交聯劑等合成具有交聯結構的水性聚氨酯分散體。其次,添加內交聯劑,如碳化二亞胺、甲亞胺和氮雜環丙烷類化合物。內交聯劑在堿性條件下相當穩定,能穩定存在于聚氨酯乳液中。涂膜在干燥過程中由于水及中和劑的揮發,使得pH值下降,交聯反應得以進行。經研究表明:水性聚氨酯復合改性材料可彌補單組分聚氨酯的缺陷,例如,1.通過環氧改性水性聚氨酯,將環氧樹脂較高的支化度引入到聚氨酯主鏈上,提高乳液涂膜的附著力、干燥速率、涂膜硬度和耐水性。2.采用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與多異氰酸酯反應合成端硅氧烷聚氨酯預聚體,然后分散于水中,依靠硅氧烷水解縮合擴鏈交聯制備交聯水分散聚氨酯。


現存問題
目前,我國水性木器涂料市場并不樂觀,由于水性木器涂料在關鍵技術方面有局限,導致其漆膜在硬度、耐水性、光澤等性能上與溶劑型涂料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水性木器涂料固體含量低,加上水的表面張力大,施工控制較難,容易使涂膜產生流掛、豐滿度差、縮孔、魚眼等問題。因此,水性木器涂料的技術發展還面臨很多深層次的研究課題。國內產品由于在水性樹脂的核心技術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使得國內大部分生產廠家的產品質量波動較大,造成了這一品種整體質量的不穩定,技術創新工作任重道遠。


我國注冊的涂料企業近8000多家,而從事水性木器涂料的生產企業卻廖廖無幾。絕大部分涂料企業都持觀望的態度,靜觀其變,相機進入。持這種態度的涂料企業從主、客觀上來分析,有下列幾種原因:(1)不少木器涂料生產企業仍看好溶劑型的聚酯漆市場和高固體分低粘度的硝基木器漆市場。(2)有些涂料企業因產品繁多,資金運作困難,舍不得,或者說難以抽出資金來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水性木器涂料的研發、營銷。(3)有些涂料企業已開始從事水性木器涂料的研究,但因諸多因素的影響,產品推向市場的速度不快,或者說力度不大。


由于水性木器涂料生產企業的促銷力度不夠大,消費者對使用溶劑型木器涂料的思維定勢的作用力還較強,短期內觀點還難以轉變,這也是水性木器涂料市場不旺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少數消費者甚至提出:用水做的木器涂料能行嗎?的疑問。因為水性木器涂料對金屬包裝罐內壁有腐蝕,一些涂料企業用PVC袋子作為內襯進行包裝,再加上冬天氣溫的驟降使得水性木器涂料呈凍融狀,透明清晰度也不理想,造成了開罐外觀欠佳,難以與溶劑型木器涂料相比。這也是消費者難以接受的幾個原因。


因此,經過硅烷偶聯劑CY-171改性的水性涂料一定會成為市場的首選產品。

]]>
偶聯劑的分類及特點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639 Wed, 29 Jun 2022 10:06:15 +0000 http://www.nbnbnm.net/?p=639  偶聯劑是一種重要的、應用領域日漸廣泛的處理劑,主要用作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助劑。偶聯劑分子結構的最大特點是分子中含有化學性質不同的兩個基團,一個是親無機物的基團,易與無機物表面起化學反應;另一個是親有機物的基團,能與合成樹脂或其它聚合物發生化學反應或生成氫鍵溶于其中。因此偶聯劑被稱作“分子橋”,用以改善無機物與有機物之間的界面作用,從而大大提高復合材料的性能,如物理性能、電性能、熱性能、光性能等。偶聯劑用于橡膠工業中,可提高輪胎、膠板、膠管、膠鞋等產品的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并且能減小NR用量,從而降低成本。偶聯劑的種類繁多,主要有硅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鋁酸酯偶聯劑,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的是硅烷偶聯劑和鈦酸酯偶聯劑。
??? 一、硅烷偶聯劑硅烷偶聯劑是人們研究最早、應用最早的偶聯劑
  由于其獨特的性能及新產品的不斷問世,使其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已成為有機硅工業的重要分支。它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類有機硅產品,其品種繁多,結構新穎,僅已知結構的產品就有百余種。1945年前后由美國聯碳(uc)和道康寧(dowcorning)等公司開發和公布了一系列具有典型結構的硅烷偶聯劑;1955年又由uc公司首次提出了含氨基的硅烷偶聯劑;從1959年開始陸續出現了一系列改性氨基硅烷偶聯劑;20世紀60年代初期出現的含過氧基硅烷偶聯劑和60年代末期出現的具有重氮和疊氮結構的硅烷偶聯劑,又大大豐富了硅烷偶聯劑的品種。近幾十年來,隨著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發展,促進了各種偶聯劑的研究與開發。改性氨基硅烷偶聯劑、過氧基硅烷偶聯劑和疊氮基硅烷偶聯劑的合成與應用就是這一時期的主要成果。我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硅烷偶聯劑。首先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開始研制γ官能團硅烷偶聯劑,南京大學也同時開始研制α官能團硅烷偶聯劑。
  1.1 結構和作用機理硅烷偶聯劑的通式為RnSiX(4-n),式中R為非水解的、可與高分子聚合物結合的有機官能團。根據高分子聚合物的不同性質,R應與聚合物分子有較強的親和力或反應能力,如甲基、乙烯基、氨基、環氧基、巰基、丙烯酰氧丙基等。X為可水解基團,遇水溶液、空氣中的水分或無機物表面吸附的水分均可引起分解,與無機物表面有較好的反應性。典型的X基團有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氯基等;最常用的則是甲氧基和乙氧基,它們在偶聯反應中分別生成甲醇和乙醇副產物。由于氯硅烷在偶聯反應中生成有腐蝕性的副產物氯化氫,因此要酌情使用。近年來,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和具有特種官能團的硅烷偶聯劑發展很快,如辛烯基、十二烷基,還有含過氧基、脲基、羰烷氧基和陽離子烴基硅烷偶聯劑等。利用硅烷偶聯劑對碳纖維表面進行處理,偶聯劑中的甲基硅烷氧端基水解生成的硅羥基與碳纖維表面的羥基官能團進行鍵合,結果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模量提高,空氣孔隙率下降。,在對烷基氯硅烷偶聯劑處理玻璃纖維表面的研究中發現,用含有能與樹脂反應的硅烷基團處理玻璃纖維制成聚酯玻璃鋼,其強度可提高2倍以上。用烷基氯硅烷水解產物處理玻璃纖維表面,能與樹脂產生化學鍵。這是人們第一次從分子的角度解釋表面處理劑在界面中的狀態。硅烷偶聯劑由于在分子中具有這兩類化學基團,因此既能與無機物中的羥基反應,又能與有機物中的長分子鏈相互作用起到偶聯的功效,

????????? 其作用機理大致分以下3步:

?????????? (1)X基水解為羥基;

?????????? (2)羥基與無機物表面存在的羥基生成氫鍵或脫水成醚鍵;

?????????? (3)R基與有機物相結合。
  1.2 應用在使用硅烷偶聯劑時,為獲得較佳的效果,需對每一個特定的應用場合進行試驗預選。根據一般規律及試驗經驗所歸納的不同材料用硅烷偶聯劑。硅烷偶聯劑一般要用水和乙醇配成很稀的溶液使用,也可單獨用水溶解,但要先配成質量分數為0.001的醋酸水溶液,以改善溶解性和促進水解;還可配成非水溶液使用,如配成甲醇、乙醇、丙醇或苯的溶液;也能夠直接使用。硅烷偶聯劑的用量與其種類和填料表面積有關,即硅烷偶聯劑用量(g)=[填料用量(g)×填料表面積(m2·g-1)]/硅烷最小包覆面積(m2·g-1)。如果填料表面積不明確,則硅烷偶聯劑的加入量可確定為填料量的1%左右。

]]>
偶聯劑作用機理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637 Wed, 29 Jun 2022 10:05:33 +0000 http://www.nbnbnm.net/?p=637   根據偶聯劑的偶聯過程提出了4步反應模型,即:
①與硅原子相連的 SiX基水解,生成SiOH ;
② Si — OH 之間脫水縮合,生成含 Si — OH 的低聚硅氧烷;
③低聚硅氧烷中的 SiOH 與基材表面的 OH 形成氫鍵;
④加熱固化過程中,伴隨脫水反應而與基材形成共價鍵連接。一般認為,界面上硅烷偶聯劑水解生成的 3 個硅羥基中只有 1 個與基材表面鍵合;剩下的2 個Si —OH ,或與其他硅烷中的Si —OH 縮合,或呈游離狀態。因此,通過硅  烷偶聯劑可使2 種性能差異很大的材料界面偶聯起來,從而提高復合材料的性能和增加黏結強度,并獲得性能優異、可靠的新型復合材料。
  硅烷偶聯劑廣泛用于橡膠、塑料、膠黏劑、密封劑、涂料、玻璃、陶瓷、金屬防腐等領域。現在,硅烷偶聯劑已成為材料工業中必不可少的助劑之一。
  硅烷偶聯劑的作用和效果以被人們認識和肯定,但界面上極少量的偶聯劑為什么會對復合材料的性能產生如此顯著的影響,現在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偶聯機理來解釋。
  偶聯劑在兩種不同性質材料之間界面上的作用機理已有不少研究,并提出了化學鍵合和物理吸著等解釋。其中化學鍵合理論是最古老卻又是迄今為止被認為是比較成功的一種理論。
  硅烷偶聯劑作為表面改性劑在金屬防腐預處理上的應用是它的最新應用。
  要獲得與金屬基體結合良好的防腐涂層,必須選擇合適的涂覆系統、制定合理的涂覆工藝、進行嚴格的表面預處理。目前進行表面預處理的方法有 2 種:①采用等離子體聚合方法在金屬表面上沉積一層有機物薄膜,但該法成本高,使其推廣應用受到限制;②采用有機硅烷偶聯劑水溶液處理,在金屬表面上沉積一層很薄的有機硅烷薄膜。由于硅烷偶聯劑在水解后能形成三羥基的硅醇,醇羥基之間可以互相反應生成一層交聯的致密網狀疏水膜,由于這種膜表面有能夠和樹脂起反應的有機官能基團,因此會大大提高漆膜的附著力,抗腐蝕、抗摩擦、抗沖擊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1、化學結合理論
  該理論認為偶聯劑含有一種化學官能團,能與玻璃纖維表面的硅醇基團或其他無機填料表面的分子作用形成共價鍵;此外,偶聯劑還含有一種別的不同的官能團與聚合分子鍵合,以獲得良好的界面結合,偶聯劑就起著在無機相與有機相之間相互連接的橋梁似的作用。?
  下面以硅烷偶聯劑為例說明化學鍵理論。例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當用它首先處理無機填料時(如玻璃纖維等),硅烷首先水解變成硅醇,接著硅醇基與無機填料表面發生脫水反應,進行化學鍵連接,反應式如下:
  硅烷中的基團水解——水解后羥基與無機填料反應——經偶聯劑處理的無機料填進行填充制備復合材料時,偶聯劑中的Y基團將與有機高聚物相互作用,最終搭起無機填料與有機物之間的橋梁。硅烷偶聯劑的品種很多,通式中Y基團的不同,偶聯劑所適合的聚合物種類也不同,這是因為基團Y對聚合物的反應有選擇性,例如含有乙烯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硅烷偶聯劑,對不飽和聚酯樹脂和丙烯酸樹脂特別有效。其原因是偶聯劑中的不飽和雙鍵和樹脂中的不飽和雙鍵在引發劑和促進劑的作用下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結果。但含有這兩種基團的偶聯劑用于環氧樹脂和酚醛樹脂時則效果不明顯,因為偶聯劑中的雙鍵不參與環氧樹脂和酚醛樹脂的固化反應。但環氧基團的硅烷偶聯劑則對環氧樹脂特別有效,又因環氧基可與不飽和聚酯中的羥基反應,所以含環氧基硅烷對不飽和聚酯也適用;而含胺基的硅烷偶聯劑則對環氧、酚醛、三聚氰胺、聚氨酯等樹脂有效。含-SH的硅烷偶聯劑則是橡膠工業應用廣泛的品種。
通過以上兩反應,硅烷偶聯劑通過化學鍵結合改善了復合材料中高聚物和無機填料之間的粘接性,使其性能大大改善,那么偶聯劑的處理效果如何?可通過理論粘結力的推算進行表征。根據界面化學的粘接理論,膠粘劑與被粘物之間單位面積的次價鍵粘接力主要考慮色散力。
2、浸潤效應和表面能理論
  在復合材料的制造中,液態樹脂對被粘物的良好浸潤是頭等重要的,如果能獲的完全的浸潤,那么樹脂對高能表面的物理吸附將提供高于有機樹脂的內聚強度的粘接強度。
3、可變形層理論
  為了緩和復合材料冷卻時由于樹脂和填料之間熱收縮率的不同而產生的界面應力,就希望與處理過的無機物鄰接的樹脂界面是一個柔曲性的可變形相,這樣復合材料的韌性最大。偶聯劑處理過的無機物表面可能會擇優吸收樹脂中的某一配合劑,相間區域的不均衡固化,可能導致一個比偶聯劑在聚合物與填料之間的多分子層厚得多的撓性樹脂層。這一層就被稱之為可變形層,該層能松弛界面應力,阻止界面裂縫的擴展,因而改善了界面的結合強度,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機械性能。
4、約束層理論
  與可變形層理論相對,約束層理論認為在無機填料區域內的樹脂應具有某種介于無機填料和基質樹脂之間的模量,而偶聯劑的功能就在于將聚合物結構“緊束”在相間區域內。從增強后的復合材料的性能來看,要獲得最大的粘接力和耐水解性能,需要在界面處有一約束層。
  以上均從不同的理論側面反應了偶聯劑的偶聯機制。在實際過程中,往往是幾種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

]]>
硅烷偶聯劑適用樹脂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635 Wed, 29 Jun 2022 10:04:37 +0000 http://www.nbnbnm.net/?p=635
官能團的種類有 效效果優異
氨基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氨基甲酸乙酯、PBT.PET、ABS、氨基甲酸乙酯、 聚酰亞胺、EPMS架橋、聚丙烯腈樹脂、氯丁二烯樹脂、丁基樹脂、聚 硫化合物、氨基甲酸乙酯樹脂聚苯乙烯、丙烯、聚氯乙烯、尼龍、三聚氰胺、苯酚、環氧烷、呋喃
巰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氨基甲酸乙酯、ABS、苯酚、環氧烷、 氨基甲酸乙酯、聚酰亞胺、 聚丁二烯樹脂、聚異戊間二烯樹脂、EPDMPO架橋、SBN、聚丙烯腈樹脂、環氧樹脂、氯丁二烯樹脂EPMS架橋、聚硫化合物、氨基甲酸乙酯樹脂
異丁基丙烯、聚碳酸酯、氨基甲酸乙酯 、 酞酸二烯丙酯、EPMS架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不飽和聚酯、EPDMPO架橋
環氧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尼龍、苯酚、氨基甲酸乙酯、聚酰亞胺、 不飽和聚酯、SBN、聚丙烯腈樹脂、環氧樹脂、丁基樹脂、聚硫化合物、 酞酸二烯丙酯丙烯、氨基甲酸乙酯、PBT.PET、ABS、三聚氰胺、環氧烷、呋喃、氨基甲酸乙酯樹脂
丙烯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 聚碳酸酯、氨基甲酸乙酯、酞酸二烯丙酯、EPMS架橋ABS、不飽和聚酯、EPDMPO架橋
氯丙基ABS、環氧烷
脲基苯酚、氨基甲酸乙酯、聚酰亞胺尼龍
硫化基SBN、聚丙烯腈樹脂、環氧樹脂、氯丁二烯樹脂、聚硫化合物、氨基甲酸乙酯樹脂EPMS架橋
異氰酸聚碳酸酯、尼龍、PBT.PET、ABS、三聚氰胺、 苯酚、環氧烷、 聚酰亞胺、 呋喃、氨基甲酸乙酯樹脂氨基甲酸乙酯、氨基甲酸乙酯
乙烯基酞酸二烯丙酯、不飽和聚酯、EPMS架橋、EPDMPO架橋聚乙烯、聚丙烯
 
硅烷偶聯劑對各種無機原材料的有效性
 有效程度無機原材料
+效果優異玻璃、二氧化硅、氧化鋁
+相當有效滑石粉、白陶土、鋁、氫氧化鋁、鐵、云母
+稍微有效石棉、氧化鈦、氫化鋅、氧化鐵
+完全無效石墨、碳黑、碳酸鈣
]]>
硅烷偶聯劑的使用方法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633 Wed, 29 Jun 2022 10:03:41 +0000 http://www.nbnbnm.net/?p=633 ? ? ? ? 硅烷偶聯劑的使用方法主要有表面預處理法和直接加入法,前者是用稀釋的偶聯劑處理填料表面,后者是在樹脂和填料預混時,加入偶聯劑原液。

        硅烷偶聯劑配成溶液,有利于硅烷偶聯劑在材料表面的分散,溶劑是水和醇配制成的溶液,溶液一般為硅烷(20%)、醇(72%)、水(8%),醇一般為乙醇(對乙氧基硅烷)甲醇(對甲氧基硅烷)及異丙醇(對不易溶于乙醇、甲醇的硅烷)因硅烷水解速度與PH值有關,中性最慢,偏酸、偏堿都較快,因此一般需調節溶液的PH值,除氨基硅烷外,其他硅烷可加入少量醋酸,調節PH值至4-5,氨基硅烷因具堿性,不必調節。因硅烷水解后,不能久存,最好現配現用,最好在一小時內用完。

        下面是一些具體應用,以供用戶參考:

(1)、預處理填料法:將填料放入固體攪拌機(高速固體攪拌機HENSHEL(亨舍爾)或V型固體攪拌機等),并將上述硅烷溶液直接噴灑在填料上并攪拌,轉速越高,分散效果越好。一般攪拌在10-30分鐘(速度越慢,時間越長),填料處理后應在120攝氏度烘干(2小時)。

(2)、硅烷偶聯劑水溶液(玻纖表面處理劑):玻纖表面處理劑常含有:成膜劑、抗靜電劑、表面活性劑、偶聯劑、水。偶聯劑用量一般為玻纖表面處理劑總量的0.3-2%,將5倍水溶液首先用有機酸或鹽將PH值調至一定值,在充分攪拌下,加入硅烷直到透明,然后加入其余組份,對于難溶的硅烷,可用異丙醇助溶。在拉絲過程中將玻纖表面處理劑噴灑在玻纖上干燥,除去溶劑及水份即可。

(3)、底面法:將5%-20%的硅烷偶聯劑的溶液同上面所述,通過涂、刷、噴,浸漬處理基材表面,取出室溫晾干24小時,最好在120℃下烘烤15分鐘。

]]>
硅烷偶聯劑應用領域—鋇玻璃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277 Sat, 28 Mar 2020 07:24:56 +0000 http://127.0.0.1/chengong/?p=277

硅烷偶聯劑的濃度對鋇玻璃與樹脂基質間粘接強度的影響  

   前  言
  牙科復合樹脂自從六十年代問世以來,其配方組成在樹脂基質,無機填料和固化方式等方面都作了許多改進。八十年代至今,不少國內外學者對復合樹脂改性的著眼點已集中在對無機填料的種類、形態、粒度及其與樹脂的結合等方面的研究上。為了便于修復后的臨床檢查,近年來,對填料的X線阻射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表明,玻璃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鋇可使其達到理想的折光指數,并具有良好的X線阻射性。因此,鋇玻璃被認為是一種較有發展前途的無機填料,并被許多廠家所采用。眾所周知,硅烷偶聯劑是促進無機填料與有機聚合物進行結合的粘結增強劑,對提高復合樹脂的物理機械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證明:γ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MPS)被認為是牙科復合樹脂中效果較好、應用最多的硅烷偶聯劑。γ MPS在石英玻璃和其它填料表面上的吸附特征及其對復合樹脂性能的影響已有報道[5]。但由于填料的組成不同,其表面結構和理化性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并且這些表面特征也影響著γ MPS在其表面的吸附行為。因此有必要對γ MPS在鋇玻璃表面上的吸附及其對鋇玻璃與樹脂基質間結合的影響進行研究。目前,國內外尚未見有關報道。本文選用7種不同濃度的γ MPS乙醇溶液分別對鋇玻璃試塊表面進行硅烷化處理,然后與樹脂粘接,通過抗張粘接強度測試,研究了硅烷偶聯劑的濃度對鋇玻璃與樹脂基質間結合強度的影響,并對粘接斷裂界面進行了觀察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隨著γ MPS溶液濃度的增大,鋇玻璃與樹脂間的結合強度呈現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轉變。γ MPS溶液濃度在0.1%~0.5%范圍內可使鋇玻璃與樹脂間達到最佳的抗張粘接強度;隨著該溶液濃度的變化,試件的粘接斷裂破壞形式呈現由粘接破壞→混合破壞→內聚破壞→混合破壞→粘接破壞的現象。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1)γ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簡稱γ MPS,醫用級KH 570,南京曙光化工廠)。(2)鋇玻璃棒(φ12mm,本研究室提供)。(3)光固化型丙烯酸酯類粘接劑(DURAFILLBond,Kulzer,Germany)。
  1.2 試驗方法(1)鋇玻璃試塊制備:將鋇玻璃棒用低速切割鋸(ISOMETBuehlerLtd,USA)切成直徑12mm,厚度5mm的圓片狀試塊,將試塊的兩個表面在金相預磨機上用水砂紙依次從200目、40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磨至1500目,乙醇超聲清洗后備用。(2)硅烷化處理:γ MPS加少量蒸餾水在乙酸催化下,磁力攪拌30min使其水解,用無水乙醇將上述水解液配制成分別含有γ MPS重量比為0.01%、0.05%、0.1%、0.5%、1%、5%和10%的7種不同濃度的溶液。將鋇玻璃試塊分組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在空氣中晾干20min,然后放入105℃恒溫烤箱內熱處理120min。(3)試件制作:每個試件由兩個鋇玻璃試塊組成,用厚度為1mm的帶孔(4mm)膠墊貼在一個試塊的中心位置,以限定粘接面積。將光固化粘接劑滴入孔內,然后將另一個試塊對齊輕放其上。每組8個試件,共7組,分別置于光固化箱(DentacolorXS,Kulzer,Germany)內,雙面各照射90s。然后,將PmmA拉柱用502膠粘接在試件兩端的軸線位置(見圖1)。(4)抗張粘接強度測試:儀器:萬能試驗機(AutographDCS 5000,Shimadzu,Japan),拉伸速度:5mm/min,數據為8個試件的均值。(5)斷面觀察:將測試過抗張粘接強度的試件的粘接斷裂面用立體顯微鏡(OlympusSZH 131,Japan)觀察其破壞的類型。

2、結 果
 2.1 抗張粘接強度表1為不同濃度γ MPS處理的鋇玻璃試塊與光固化樹脂抗張粘接強度的測試結果,圖2為抗張粘接強度與γ MPS濃度對數值的相關關系。從表1和圖2中可以看出,各組間結合強度均有不同程度差異。其中,以0.01%γ MPS處理的鋇玻璃試塊與樹脂間的結合強度最低,為23.4MPa;以0.1%γ MPS處理的鋇玻璃試塊其結合強度最大,為37.9MPa。隨著γ MPS溶液濃度的增大,鋇玻璃試塊與樹脂間的結合強度出現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變化。各組數據間經方差分析和q檢驗得出:0.1%組除與0.5%組無顯著性差異外,與其余五組之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0.5%組與0.01%、5%、10%三組間有顯著性差異,與其余三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其余五組間(0.01%、0.05%、1%、5%、10%)均無顯著性差異。
 2.2 粘接斷面觀察表2為每組8個試件粘接斷裂面破壞類型的觀察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γ MPS濃度為0.1%和0.5%時,斷裂面幾乎全部發生在粘接樹脂的內部,即內聚破壞(cohesivefailure);濃度從0.01%增加到0.05%時,斷裂類型從粘接破壞(adhesivefailure)向混合破壞(mixedfailure)轉變,且粘接界面暴露的面積逐漸減少;濃度從1%增加到10%時,斷裂類型從混合破壞向粘接破壞轉變,且粘接界面暴露的面積逐漸增多。隨著硅烷處理液濃度的變化,斷裂類型呈現出由粘接破壞→混合破壞→內聚破壞→混合破壞→粘接破壞的轉換。


3、討 論
  為了提高牙科復合樹脂中無機填料與樹脂基質間的結合,硅烷偶聯劑的應用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最早應用于牙科復合樹脂中的偶聯劑是乙烯基硅烷偶聯劑,后來發現,由于γ MPS所含的有機官能團與樹脂基質Bis GMA具有更好的相容性,經研究證明,它能更好地提高復合樹脂的物理機械性能,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和肯定[4]。關于偶聯劑的作用機理,學者們已提出了許多理論,如化學鍵理論,表面浸潤理論,變形層理論以及可逆水解鍵理論等[8]。最近,S derholm和Shang[9]應用付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 IR)漫反射技術研究了γ MPS在膠體SiO2表面的作用機制和分子取向(molecularorientation)。
   他們認為,γ MPS與石英玻璃間的結合基于下列兩種鍵合:一,硅烷水解后的硅醇基團(SiOH)和SiO2表面上的羥基(-OH)發生縮合形成了硅氧烷橋;二,硅烷偶聯劑分子上的羰基(C=O)在上述縮合反應的同時形成氫鍵。盡管鋇玻璃的組成、表面結構和理化性能與石英玻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在鋇玻璃的表面同樣存在著大量的羥基,除Si OH外,還有AI OH、B-OH、Ba-OH等基團,這是所有硅酸鹽玻璃共有的親水性所致。因此,根據上述學者們的觀點,γ MPS在石英玻璃表面的反應機制對鋇玻璃來說同樣適用。本實驗的抗張粘接強度測試結果從宏觀上已給予了充分證實。為了開發一種性能優良的新型牙科復合樹脂,選用適宜的硅烷偶聯劑的用量是一個值得重視和研究的課題,用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會導致復合樹脂性能的下降。許多研究表明,界面上即使含有極少量的硅烷偶聯劑也會對復合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產生顯著的影響[3,8],同樣,γ MPS在無機填料表面上沉積的多少也很可能會導致復合樹脂在性能上的巨大差異。因此有必要對填料硅化處理的最適條件和用量進行探索和研究。Graf等[10]認為,硅烷偶聯劑在填料表面上的沉積量或分子層數目可以通過改變它的溶液濃度來實現。本研究選用幾種不同濃度的γ MPS溶液對鋇玻璃試塊進行硅化處理,從硅烷處理液的濃度與粘接強度的關系來初步探求復合樹脂中鋇玻璃填料與樹脂基質間達到最佳結合所需硅烷偶聯劑的最適用量。從實驗結果來看:γ MPS溶液濃度為0.1%~0.5%時,鋇玻璃與樹脂間的結合強度最大,并且顯著高于其它濃度組;當溶液濃度大于1%或小于0.1%時,結合強度均明顯下降。說明γ MPS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附在鋇玻璃表面的偶聯劑膜存在著某一厚度范圍,超過或低于該厚度范圍都會導致鋇玻璃與樹脂間結合強度的降低。由于本實驗對沉積在玻璃表面的γ MPS膜的厚度尚未給予測試,所以還不能確定γ MPS在鋇玻璃表面沉積的分子層數與結合強度的關系,這有待進一步的探測和研究。Mohsen等[11]認為,選用適量的硅烷偶聯劑對填料進行預處理,將會使復合樹脂的斷裂面發生在樹脂基質內而不發生在樹脂基質與無機填料的界面。從理論上講,復合樹脂中填料與樹脂基質間的界面應包括樹脂與偶聯劑之間、偶聯劑與填料之間以及樹脂與填料之間三種界面。由于這些界面間的相互作用較為復雜,反應機制尚有爭議[3],又由于實驗觀察手段所限,所以在實際觀察時,很難嚴格區分。根據本文的觀察手段,文中所指的粘接破壞是指發生在樹脂層與硅化后的玻璃表面之間的破壞。實際上它也應包括偶聯劑層的內聚破壞以及偶聯劑與玻璃間的粘接破壞,因此,也有學者將上述破壞稱為界面破壞(interfacialfailure)。
    內聚破壞是指發生在樹脂層內的破壞,混合破壞是指上述兩種形式同時存在的破壞。硅烷偶聯劑用量過多,沉積在鋇玻璃表面的分子層數將增多,除化學吸附層外,還有大量結構疏松的物理吸附層存在。Ishida認為,填料表面以物理吸附形式存在的偶聯劑膜將會導致樹脂與玻璃間結合強度的下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出現粘接破壞,即樹脂與偶聯劑間的破壞和偶聯劑層的內聚破壞以及偶聯劑與玻璃間的破壞。若偶聯劑用量過少,由于在玻璃表面達不到整體覆蓋,也勢必導致樹脂與填料間結合強度的降低,斷裂破壞很可能發生在樹脂與填料之間。在本研究的預實驗中,曾采用一組末經硅處理的試件進行抗張粘接強度測試,由于結合強度極小(忽略不計),結果斷裂面均發生在樹脂與鋇玻璃之間。從本實驗的7組結果來看,γ MPS溶液濃度為0.01%和0.05%時,既有樹脂與玻璃間的粘接破壞也有混合破壞;當濃度為0.1%和0.5%時,斷裂類型幾乎全部為粘接樹脂的內聚破壞;當濃度從1%增加到10%時,斷裂由樹脂的內聚破壞向混合破壞轉變,并出現粘接破壞現象。隨著硅烷處理液濃度的變化,斷裂類型呈現出由粘接破壞→混合破壞→內聚破壞→混合破壞→粘接破壞轉換的現象。然而遺憾的是,本實驗對斷裂破壞位置未能從微觀進行觀察和分析,也就是說,粘接破壞和混合破壞究竟是發生在樹脂 偶聯劑界面,還是發生在偶聯劑 玻璃界面,或是偶聯劑層的內聚破壞,對于這個問題,還有待于下一步研究。

]]>
硅烷偶聯劑應用領域—白炭黑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275 Sat, 28 Mar 2020 07:23:42 +0000 http://127.0.0.1/chengong/?p=275

白炭黑是橡膠工業中一種重要的補強填料,同炭黑比較,加工性能較差,在橡膠工業中的應用受到限制[1]。使用硅烷偶聯劑對白炭黑進行改性,解決了白炭黑與膠料的親和性,改善了膠料的加工性能。同時可使膠料的定伸應力、拉伸強度、撕裂強度及耐磨性提高。輪胎使用白炭黑補強時加入硅烷偶聯劑,可以獲得滾動阻力(生熱),抓著性能和耐磨耗性能三者之間的最佳平衡[2]。本工作研究了硅烷偶聯劑改性白炭黑在丁苯橡膠(SBR)中的應用,探討了硅烷偶聯劑種類和用量對SBR膠料性能的影響。
1、實驗部分
  1.1 原材料
  SBR1500,齊魯石化公司產品;沉淀法白炭黑,青島羅地亞白炭黑有限公司產品;偶聯劑: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 550),γ 縮水甘油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 560),四硫化雙(3 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硅烷(Si 69),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A 172),氧化鋅,硬脂酸,促進劑CZ、TT、TBBS,防老劑D,硫化劑S均為市售工業級產品。
  1.2 配方
  (1)SBR1500100,活性劑ZnO4,硬脂酸1 5,促進劑TT2、TBBS2、CZ0 8,防老劑D1,沉淀法白炭黑40,S0.4,硅烷偶聯劑KH 550變量,分別從0,0 5,1 0,1 5加入。
  (2)同配方(1),只是將偶聯劑變為KH 560。
  (3)同配方(1),將偶聯劑變為A 172。
  (4)同配方(1),將偶聯劑變為Si 69。1.3 方法將SBR膠料在輥溫為30~40℃的開煉機上塑煉3~5min,加入小料(ZnO,SA,CZ,TT,TBBS,D),混煉5~6min,加入硅烷偶聯劑處理的白炭黑,最后加入S,混煉5~6min,薄通6次,下片。
  1.3 性能測試
  使用EEKON公司的EK2000P流變儀確定硫化時間。用EEKON公司的EK2000M門尼粘度儀確定門尼粘度。用GOTECH公司的AI 7000S電子拉力機測試拉伸性能。用GOTECH公司DIN磨耗機測試磨耗性。

2 結果與討論
  2.1 改性膠料的物理性能采用4種硅烷偶聯劑分別改性白炭黑補強SBR膠料,其物理機械性能見表1。
  2.1.1 門尼粘度
  從表1看出,隨著偶聯劑量的增加,4種偶聯劑膠料的門尼粘度值總體上都有所降低。并且隨著偶聯劑用量的增加,門尼粘度降低的幅度增大。
隨著偶聯劑量的增加,白炭黑表面緊緊的結合著一層硅烷,降低了填料填料網狀結構的形成機率,使得混煉膠料的粘度降低。
  2.1.2 硫化時間
  從表1看出,改性白炭黑膠料的硫化時間隨偶聯劑量的增加而縮短,其中用Si 69改性膠料的硫化時間縮短幅度最大。Si 69是一種雙功能偶聯劑,一方面起著偶聯的作用,另一方面為硫化提供S,而其它3種偶聯劑只是起了偶聯作用。
  2.1.3300%定伸應力
  從表1看出,隨著偶聯劑量的增加,4種硫化膠料的300%定伸應力都有所增加,其中分別用KH 560、Si 69改性白炭黑的硫化膠的定伸增加比較明顯,而用KH 550、A 172增加較小。一般的硫化膠料,隨著交聯密度的增大,定伸應力隨之增大。隨著偶聯劑量的增加,白炭黑偶聯劑聚合物網絡逐漸增密,使膠料的交聯密度隨著增加,所以定伸應力明顯改善。
  2.1.4300%定伸應力/100%定伸應力
  根據王夢蛟等人的理論:硫化膠料的300%定伸應力與100%定伸應力的比值是聚合物填料相互作用的一個量度,可以確信它與聚合物的分子鏈從填料表面滑動或脫離有關,該比值越高,聚合物填料相互作用越強。根據該理論,由表1看出,改性白炭黑硫化膠料的性能都要高于不加偶聯劑的膠料;用KH 560、Si 69改性白炭黑的硫化膠料的性能隨著偶聯劑量的增加性能提高。
  2.1.5 拉伸強度
  由表1看出,隨著偶聯劑加入量的增加,分別用KH 550、KH 560、Si 69改性白炭黑膠料的拉伸強度先增加后降低,而用A 172改性的膠料的拉伸強度變化規律不明顯。拉伸強度與膠料的交聯密度有密切關系,一般隨著交聯密度的增加拉伸強度也隨之增大,并出現一個極大值,然后隨著交聯密度的進一步增大拉伸強度下降。
  2.1.6 撕裂強度
  從表1看出,經過4種偶聯劑改性后的白炭黑硫化膠料的撕裂性能明顯增加。一般撕裂強度也隨著交聯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通過偶聯劑的改性,使白炭黑在橡膠中的分散性提高,白炭黑與橡膠的親和性也提高,其撕裂性能明顯增加。
  2.1.7 扯斷伸長率
  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偶聯劑量的增加,扯斷伸長率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一般硫化膠料的扯斷伸長率隨著交聯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隨著交聯密度的增加,膠料的強度提高,分子間作用力增加,伸長率降低2.1.8 磨耗性能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偶聯劑用量的增加,4種硫化膠料的磨耗體積都下降,其中KH 560改性的膠料的磨耗性能最好,依次是Si 69、A 172、KH 550。2.1.9 回彈性能從表1看出,除用A 172改性的硫化膠料的回彈性能降低外,其他膠料的回彈性都明顯增加。用KH 550和KH 560改性白炭黑的硫化膠料的回彈性在偶聯劑量的為1 5份時出現了最高值。回彈性和膠料的交聯密度有一定的關系,隨著交聯密度的增加,回彈性增大,并出現最大值。
3、結 論
  (1)在使用白炭黑的SBR膠料配方中加偶聯劑,可以降低混煉膠料的門尼粘度,縮短硫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2)使用KH 550、KH 560、A 172、Si 694偶聯劑對白炭黑進行表面改性后,硫化膠料的合力學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紅娟編譯.混煉條件對TESPT與白炭黑、輪胎用橡膠應的影響[J].橡膠參考資料,2002,(4):22~26
  [2]JohnT.用于提高白炭黑性能的硅烷偶聯劑[J].橡膠參考料

]]>
硅烷偶聯劑應用領域—復合材料 http://www.nbnbnm.net/archives/273 Sat, 28 Mar 2020 07:22:58 +0000 http://127.0.0.1/chengong/?p=273

復合材料是指由基體樹脂、增強材料(填料、玻璃纖維)、功能性助劑(偶聯劑、脫模劑、增韌劑)等經過特定設備加工而成的材料,主要有不飽和聚酯復合材料、酚醛模塑料、環氧塑封料、環氧灌封料、環氧澆注料、環氧玻璃纖維布等。其特點為:高強度、高電性能、成型性好等。   硅烷偶聯劑含有可以和無機填料反應的硅氧烷基團以及和有機樹脂反應的環氧基、氨基、乙烯基基團等。作為復合材料中常用的助劑,它的作用為:改善基體樹脂對填料、玻璃纖維的浸潤性,使得基體樹脂通過化學鍵和填料或玻璃纖維相連接,進而提高復合材料的彎曲強度、沖擊強度、耐水性、電性能等。   增韌型硅烷偶聯劑是指在硅氧烷基團和有機活性基團之間含有一定分子量的柔性長鏈。由于柔性長鏈的存在,適當降低了復合材料中填料表面層的化學鍵合密度,當復合材料受到外界沖擊時,填料表面包裹的柔性鏈能很好的吸收沖擊能量。這樣就改善了復合材料的沖擊強度,減少了應力開裂。同時由于長鏈硅烷偶聯劑大部分分散在填料的表面層,樹脂層中含量較少,適當的用量情況下對復合材料的熱變形溫度、玻璃化溫度影響不大。   添加增韌型硅烷偶聯劑的復合材料具有高韌性且內應力較低,而耐熱性卻下降不大。和一般的硅烷偶聯劑相比,長鏈硅烷偶聯劑在改善膠液對填料的浸潤性方面亦有其獨特的優點,尤其對于那些具有很高的表面能的填料如:玻璃纖維、納米二氧化硅等,長鏈硅烷偶聯劑由于具有疏水性的柔性長鏈,極大地降低了填料的表面能,使得膠液中的溶劑、樹脂、助劑等能均勻的滲透到玻璃纖維中或均勻分散到納米填料表面,這就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沖擊強度、耐熱性等。而經過一般的硅烷偶聯劑處理的玻璃纖維布在涂膠處理時(如覆銅板生產用的環氧-玻璃纖維半固化片),由于毛細現象,總是纖維布表面膠液中的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等低分子量的極性溶劑優先在玻璃纖維中擴散,這樣就使得纖維布表面的膠液黏度急劇增大,膠液中的樹脂和固化劑難以迅速向玻璃纖維中滲透,由此得到的復合材料沖擊強度、耐熱性較差。另外亦已證明經過長鏈硅烷偶聯劑處理的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離子遷移性。   由于長鏈的影響,增韌型硅烷偶聯劑和填料或玻璃纖維表面硅醇鍵的反應速度稍慢,所以需適當延長處理填料的時間。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淮北市| 吉隆县| 津南区| 嵩明县| 江安县| 吉木萨尔县| 调兵山市| 福清市| 青田县| 福州市| 寿宁县| 梁河县| 朔州市| 辽源市| 柞水县| 江油市| 永平县| 土默特右旗| 永新县| 永兴县| 噶尔县| 青龙| 滁州市| 杨浦区| 临汾市| 景德镇市| 武功县| 根河市| 湘西| 平武县| 乐至县| 新干县| 呼图壁县| 玉树县| 屯留县| 乐清市| 盈江县| 高阳县| 浙江省| 竹山县|